學校污水處理設備的設計要遵循什么原則?
發布時間:2020-02-10 點擊次數:2575次
學校污水處理設備屬于生活污水處理的范疇,學校污水中含有的各種有機物和菌類增多,因此需要經過專業的污水處理設備處理后才能進行排放。學校污水處理設備具有安全、連續、穩定的優勢,適當的污水處理工藝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學校生活污水問題。設備在運行時需要用到的水泵、風機等一系類配套產品,產生噪音的部件均已作了處理,并且整套污水處理設備可選擇埋在地下,基本上解決了學校生活區污水處理設備運行時的噪音問題。
校區生活污水的水質、水量變化較小,污染物的可生化性好。在工藝選擇時盡量選擇管理方便,無污泥或污泥量少的工藝,以防因污泥處理不當造成二次污染,并且出水水質要好,保證達標排放,工藝流程簡單高效。
食堂的餐飲廢水需進行隔油處理,污水混合后經過化糞池處理,化糞池出水混合后過格柵過濾,進入調節池調節水量。
污水由排水系統收集后,進入污水處理站的化糞池,厭氧分解其中的糞便及大分子有機物,然后進入調節池,進行均質均量,調節池中設置液位控制器,再經液位控制儀傳遞信號,由提升泵送至一體化設備的厭氧池,經好氧處理流入消毒池進行消毒處理,消毒出水直接排入市政管網。由格柵截留下的雜物定期裝入小車傾倒至垃圾場,一體化沉淀池中的污泥部分排入化糞池進行污泥消化后定期抽吸外排,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調節池再處理。
學校污水處理設備的四大設計原則:
1.嚴格按照規范和行業規范,確保出水滿足排放要求;
2.結合項目實際情況,盡可能減少用電設備及儀表監測,盡量減少日常維護工作;
3.采用成熟穩定的工藝、設備及優質、穩定的產品、材料,盡量降低工程造價和運行成本;
4.設計美觀、布局合理、降低噪聲及合理處置固體廢棄物,改善污水站及周邊環境,避免次污染。